Copyright ? 2017 四川眾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3020921號-1
方案概述
世界科學界普遍認為,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是未來發展的三大科技,而納米技術是信息、智能技術以及生命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基石。納米科技有著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性,這與未來教育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納米創新實驗室是以納米科技應用于教育為主題的創新實驗室,融合當今及未來三大高科技:納米科技、信息科技、智能科技的應用,即通過納米科技教育裝備儀器、課程體系以及教學互動軟件,構造出一種前沿科技化的學習環境,采用合作式、項目式、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并可融入中學理化生日常教學,還可以進入 STEAM、創客等多種學習空間,進行“科研式”“工匠式”的學習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指導思想
1. 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以納米創新實驗室為載體,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納米科技教學為切入點,結合理化生教學實踐,創建納米科技校本課程,為教育教學的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創出新亮點。
2. 提升實驗教學水平。在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從納米科技的發展中尋求教育發展的新突破。從光學顯微鏡到納米顯微鏡,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究能力得以飛躍,教學型納米顯微鏡也必將助力孩子們去探索更微觀的世界,提高教學實驗水平。
3. 探索新的教學實驗模式。未來教育發展要實現三個“轉變”:向多學科融合方向轉變;向深度學習方向轉變;向合作學習模式轉變,而納米科技創新教育,就是探索構建這種深度學習的教學環境和實驗環境,創建合作式、項目式、探究式的學習模式。
方案思路
我們認識到,納米科學技術是指在納米尺度上研究物質,物質在納米的尺度上的性質和變化,完全融合了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工程、動力學等多學科知識,相互交織,不分彼此。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主要包括: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生物學、納米材料學、納米電子學、納米加工學、納米力學等多學科。 因此,納米科技在當今及未來中小學教育領域必定大有可為。納米創新實驗室可以成為中學物理、化學、生物共用的實驗室,進行跨學科的理化生教學和實驗,還可以應用于納米STEAM教育、納米創客工坊、納米智慧教育、納米未來實驗室等創新型項目的學習實驗,是實現深度學校的最好載體項目。
總之,納米科技創新教育,不但可以通過納米科技在教育領域的作用,使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改變,變為單科教學為多學科融合教學,更可以成為教育創新與變革的突破口,實現三大突破:教育裝備的突破,教學模式的突破,教學深度的突破,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在新形勢下的創新與發展。
從三年規劃看,納米創新實驗室要應用于:科學教育、日常理化生教學、STEAM教育、創客教育;
1. 納米理化生教學
要通過配置的納米顯微鏡,作為教具直接進入理化生日常教學實驗。通過使用納米顯微鏡觀察以前光學顯微鏡或其他儀器不能看到的微觀原子、分子及一些納米結構等,應用于中學初高中理化生課程中微觀物質的相關知識點的教學實驗,納米教學裝備的應用,從教學手段與裝備上提高教學實驗水平。
2. 納米STEAM教學
STEAM教育的最核心特征就是:跨學科;而納米科技的核心特征就是它的學科交叉性,納米科技特性與STEAM理念的高度契合,我們要將納米STEAM教育成為促進STEAM教育“落地”的突破口。即通過項目學習的方式,綜合理化生等多學科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
3. 納米創客工坊
我們要通過納米創客教育,將帶給學生全新的“創客”體驗,進行納米級物質的“造物”,制造納米纖維、納米顆粒、納米薄膜,像科學家科研一樣地研究納米物質,像工匠一樣地創造納米物質,帶給學生無盡的創造樂趣。
4. 納米未來教育
融合了納米科技、信息科技、智能科技完美結合的納米科技其實也就是未來實驗室,從內容上說更能體現未來教育的內容實質。納米實驗室可促使學習內容的未來化(納米科技),學習深度的未來化(看得更?。?,學習模式的合作化(項目式學習),學習工具的高科技化(納米顯微鏡),再輔之以信息化的“多媒體互動教室的平臺搭建”,完整體現未來教育的趨勢和功能。
Copyright ? 2017 四川眾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3020921號-1